2022-10-25

TAIDHA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數位健康論壇

產官學專家共同探討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契機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數位健康論壇」

由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擔任理事長的「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今(10/25)舉辦「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數位健康論壇」,活動特別規劃四大主題:產業願景、專題演講、新創分享會與會員大會,並邀請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胡貝蒂副署長、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杜奕瑾創辦人等多位國內數位健康領域產官學專家,分享政策與產業發展趨勢,智慧健康產品之落地等,期望透過產官學多方角度,共同探討數位科技跨域健康、醫療與照護之各種創新運用,促進台灣整體數位健康產業之發展。

科技進步促成三大關鍵環境的改變

陳良基理事長指出,科技的進步促成三大關鍵環境改變 : 數位工具齊備、多元數據庫融合、學習模擬能力倍增。這些進展促成網路影像數位化、即時化,不只是遠距診療、遠距手術都已經是可能的事情,病人對便利性的期待以及醫師對數位工具的肯定與信心,正在改變醫療體系的結構。另外,社會大眾更加瞭解各種數據收集與整合的強大功能,醫院更重視各種資料庫的建置,健檢、保險,以及各種健康、醫療及照護場域的數位運用更將大放異彩,非常值得期待。

數位健康照護系統之永續要素-O2O, H2H, E2E

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於專題演講中表示,臺灣醫療照護系統與保險制度,透過政府、保險、醫界、社會大眾多年努力,不斷磨合創新,已經建立一個讓世界各國稱羨的典範,但如何才能永續,才是關鍵。近期,拜新冠疫情之賜,遠距醫療得以擺脫實驗沙盒快速興起,並將醫療服務帶入虛實整合新境界。另外,人口老化造成保險財務入不敷出,加上大眾也逐漸正視無效醫療與生命價值,因此,緩和安寧與居家醫療,近年漸趨成型。未來,個人化健康與保養之強調,「隨需而醫」(Medicine on Demand)的健康價值觀,也將隨之興起,催化新型態數位健康照護服務模式的演變。

人工智慧漸滿足民眾期待,科技與精準健康結合成趨勢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分享高齡化趨勢和後疫情時代,人工智慧在健康醫療發展概況,如何運用科技輔助滿足需求者期待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現有運動器材、感測裝置結合AI、5G等數位技術等,仍未完全滿足現有各式運動場域在數位健康及進階服務應用之急迫性,如何向前延伸至精準健康,提升各族群在AI運動自主性的體驗,為精準運動創造新的服務價值,將是未來數位健康相關產業創造新定位的挑戰。

數位發展部投入資源,以RISE發展臺灣優勢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胡貝蒂副署長表示,數位產業署以促進企業數位投資、培育數位發展人才、打造數位相關產業生態系等為目標,並以韌性(Resilience)、整合(Integration)、安全(Security)、賦權(Empowerment),RISE旭日東升四大施政主軸推動各行各業數位升級。透過「政府出題、業者解題」的模式,發展以人為本的智慧健康解決方案;透過專題競賽活動促進產學合作,培養下一代的數位健康人才;透過創新基地和技術支援中心維運,導入國內外技術大廠資源;國發基金與民間投資人、創投共同投資數位健康相關之新創公司,讓政府成為數位健康產業的後盾。

國內新創業者分享,展望數位健康產品落地之契機

產品落地是許多科技業進入醫療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本論壇邀請5家知名國內數位健康領域之科技業者,分享產業趨勢方向及新興產品與業務之落地議題,促進產業會員間合作交流,創造媒合機會,為數位健康探索新商機。

滙嘉健康生活科技運用獨創非侵入性光纖式生理監測技術,應用於老少智慧照護,紓解人力不足,提升照護品質。H2U永悅健康以數據為導向,跨界創新整合新產業生態體系,提供國內企業多面向、多元化的「員工健康福利政策」。翔評互動將數位科技融入於傳統就醫流程,協助各科別診所進⾏數位轉型,創造院所、病⼈以及醫護三贏的共好。智齡科技擁有住宿型、日照及居家完整方案,打造跨場域「以人為本」照護協作的資訊建設。醫智健康科技則喊出只要三分鐘,就讓診所變身遠距數位醫療達人的口號,提供全面的數位醫療服務。

期待透過業者分享能在創新商業模式投入下,政策、技術、資金、人才皆到位,開啟台灣數位健康產業大未來。

展望未來 台灣發展數位健康之七大優勢

王欽堂副理事長於會員大會上指出,台灣發展數位健康產業有七大優勢,分別是優質ICT與醫療人才、蓬勃的醫學研量能、ICT技術與醫療結合實力、高品質的醫療水準、豐富的健康資料庫、便捷的網路與ICT基礎建設,以及完善策略方向與政策支持。他呼籲政府應重視疫情下的機會,積極修訂法令,與民間企業共同聚焦優勢,加速台灣數位健康相關產業發展,並讓產業邁向國際。

相關文章